close

始末連結:http://www.facebook.com/backpackers.com.tw/posts/10160833297400203?comment_tracking=%7B%22tn%22%3A%22O%22%7D

 

其實我想了很久要寫什麼,以及要不要回覆許多被提出來的疑問和討論,因為要解釋每個狀況所牽帶的的故事背景,又是牽扯到其他主題和更多說明,一篇文章寫不完而且會很冗長

 
而且我在發文之前就已經預想到一定會有不同的想法的人,畢竟我分享的這三個故事確實蠻有爭議,可以認定為只是單純地不分國籍種族的欺負人而已,也可以被認為是我自己判定屬種族歧視而產生出的行為;所以我原先就有心理準備會得到不同的回應,在這件事上沒有太驚訝
 
唯二比較沒預想到的是:
 
1. 這篇文會被放在臉書上,我雖然同意刊載於合作平台,我也真的願意讓背包客棧這麼做,但我本來沒預想到這篇文真的會被刊載,因為我分享的經驗雖然對我當時情緒上造成一陣子的影響,但確實比起很多可怕的經驗算是小事。畢竟我人身平安。所以我原本以為只是投稿,然後頂多在本文的留言區收到幾個回覆而已。現在想來真的是剛好分享的經驗議題是屬於比較有討論性的,畢竟感受到種族歧視或是被霸凌或騷擾經驗的人確實不少,所以引發了共鳴 
 
2. 另一個沒預想到的是,沒有預料到這篇經驗分享會被看做討拍文。我看了臉書的眾多留言後,又回頭重讀了幾次我自己寫的這篇文,想知道是否哪裡寫得讓人看起來像是在抱怨或是討拍。唯一比較看起來像是在抱怨的部分,我檢查過後可能是在描述我對沙發主的看法的部分?其他的部份我自己猜想可能是我描述狀況、包括我內心的感覺等太細節了,所以看起來情緒上比較軟弱可憐而讓人有這種想法。雖然我真的只是在陳述我當時的狀況,但每個人讀的觀感本來就會不同,所以有人感覺是討拍和抱怨,我覺得沒有關係。只是覺得寫文真的蠻難的......畢竟每個人的讀的觀感都不同,每次都要花很多篇幅說明和解釋好麻煩
 
沒有辦法說明所有被提出來的疑問,因為如果要全部說明的話,我必須講出更多支線背景故事,那太麻煩...可能未來有一天我真的有機會想到要寫出來相關的支線故事再說吧...可能
 
我只盡量說明其中幾個我看到的小疑問就好:
 
1. 關於奧地利沙發主,其實就像我文章裡面說的,我也知道他說的建議是對的,而且我後來也告訴他「好,我之後遇到這種狀況,我會主動找人求援的。」但是我不認同他的是,他堅稱這不是歧視,而否定我所感受到的感覺,而且態度高高在上,並總是用著瞧不起我和我活該的態度說話。
 
由於我文章主要要分享的是歧視騷擾霸凌的經驗,而不是我的沙發主的故事,所以文章只稍微帶到一點該沙發主的事情,又加上我對他的形容詞,所以讓人搞不明白為什麼我在文章裡批評沙發主。事實上關於跟這位沙發主的相處,發生了許多事,即使我只住了兩晚,不是很久。我也不打算在這裡把關於住在這位沙發主家的所有故事都寫出來,只大概說明一下我在文章裡會這樣描述他的理由:
 
奧地利沙發主認為自己很有智慧,比其他人都有智慧,並且很主觀地認為自己什麼都懂。這個認知是在我們相處間的每次對話中獲得的。通常我到每個不同的沙發主家借宿,我都會盡可能地在時間許可下跟沙發主對話和互動。通常遇到的沙發主們跟我也都是良性互動,我們能互相找出話題來談,通常也都是很愉快的。我也因此跟許多不同國家的沙發主成為朋友。而奧地利沙發主則有點不同,也是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沙發主。所有我主動帶著善意提出的話題(大多是一些很日常的話題),他都不屑一顧又嗤之以鼻。他經常在我為了開啟對話而提出了第一個問題後,不回答我的問題,反而是回應:「這問題有什麼意義?」、「不一定。」、「你就不能提出一些有深度的問題?」來句點我。然後態度就是我文章所描述的那樣。然而他希望我們有對話,卻自己不會開啟對話。我所開啟的對話,他又嫌棄不夠有格調。
 
除此之外,他對許多事情有意見。例如我的旅行方式,他可以批評。像是批評我不在每個國家待得更久就不算旅行,我只是路過。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旅行方式,對我來說當時的我是看心情決定要在每個地方留多久,有些短一些,有些長一些,各有各的好,也沒有哪種方式就一定比較好。例如批評我有宗教信仰,我相信神,他覺得我很愚蠢,只是因為我相信我沒親眼見過的神。就算我跟他說明我的一些經驗讓我相信這些,他還是拼命要說服我,我親身感受過體會過的事情全都是幻想和錯覺以及誤會。我是個很尊重每個人不同信仰的人,以及有信仰或無信仰的人都是個人的選擇。我相信我所相信的,他人選擇他所相信的,依然能彼此尊重,而不是一味地要勉強他人一定得服你。但我的沙發主不是這樣,他認為自己才是真理。事後我盡量避免再跟他討論宗教話題,以避免不必要且無意義的辯論;但我的沙發主就愛這味,能讓他高談闊論自己想法的話題,才是他所謂的有深度的話題。其他的話題對他而言都沒有意義。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事情,包括我按照當初約定的日期要離開,他卻因為我要離開而覺得我傷害了他...??????? 然後有點強迫我要留下來聽他超過一小時的訓話...總之就是別的故事了
 
希望這些有解答關於我對沙發主所描述的形容詞的疑問。
 
2. 關於為什麼盡量避免在國外旅行時說中文...我可以用昨天跟我最近在台灣的家接待的一位德國沙發客(沒錯,我自己在台灣也是別人的沙發主)的聊天內容來回覆:
 
昨天我帶背包客和我的朋友們去健行的時候,我們聊到我把這三個經驗分享到背包客棧,沒想到卻引來一大堆正反意見的留言,然後簡單地描述了一下文章的這三個經驗給背包客聽;當我提到我盡量避免在國外旅行在公共場合講中文的部分,德國背包客他也很認同,他說因為在歐洲有很多人對亞洲人尤其中國團客的印象不是那麼好,講中文的時候比較容易被當地人偏見看待,"較"容易引來歧視。而你講英文的話,他們就會覺得你會國際語言,"較"可能會減少一點不必要的麻煩。更何況出了國,中文確實比較派不上用場,我也不會每個國家的當地語言,但至少英文比中文能夠有機會讓當地人聽得懂。還有,我也有在美國日本和歐洲少數幾個地區曾遇到過會講中文的外國人,我就會不在乎是否在公共場合,都能隨心所欲地講中文。我不知道怎麼形容那個情況比較好,能讓你們更了解那個感覺上的差別在哪。希望我想表達出的意思有達到。
 
3. 文章裡每個經驗都提到對方的英文不太好這件事,是因為在"我自己"的認知中,通常非英語系國家中卻會國際語言的人,會有較高機率對外來文化和與之不同的差異性的接受度較高。(當然這不是絕對,有些時候只是單純的教養和生長環境的因素)另外提到的原因是,由於我不懂當地的語言(頂多法語聽得懂一點點點點點),所以我除了英語以外我無法用其他語言和對方溝通講理;但是剛好這三組人的英文都不好,所以我當下認為無法用共通的語言流暢地溝通和講理,所以都選擇放棄溝通。而奧地利的小屁孩們的對應態度,就真的是我個人的不夠成熟。我不想跟這種年紀的小孩計較,所以第一次開啟對話想了解他們的英語程度後,發現程度是屬於無法順利用語言溝通的程度,便想做罷。但由於對被騷擾的容忍度沒有超厲害,所以忍不到全程,我就忍不住了XD 我也知道我需要再修煉,所以才在事後反省了無數遍,就是希望未來能更有智慧來處理這種狀況
 
4. 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是:奧地利,剛好下一個國家就是去克羅埃西亞,之後又過了好幾個國家,包括讓我重拾信心的最大推手的義大利之後,才是法國的事件。
 
5. 關於不舒服就離開換座位。奧地利沙發主的所有建議雖然態度差,但都是蠻好的建議---除了叫我離開換座位這件事。
 
當下換座位一定是比較聰明的作法,但我卻覺得這麼做,矮化了自己。我的想法並不成熟也絕對不一定正確,但這就是我當時的想法:為什麼明明是我先坐在那裡,只是因為其他人來騷擾我,我就要吃虧離開?為什麼是對方說謊還霸佔座位,卻是我需要摸著鼻子離開?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是做出不對行為的人自己離開,而是沒做錯事的人要離開?好像我一旦因為被欺負而離開,就等於承認是我輸了。而霸凌的人贏了。
 
跟旅遊無關但跟這個想法有關的例子:去年在我住的社區大樓的一樓出租店面,開了一間新的港口貨運小公司,裡面有幾個員工從早到晚到半夜經常在那裡遊晃。這沒問題。但是其中一位男員工卻開始在我每次下樓或回家時在一樓經過時試圖搭訕。而我的妹妹則是被同一位男員工給跟蹤、尾隨,甚至在她騎腳踏車的時候用他的摩托車逼近,和多次騷擾。甚至因為他知道我們住的樓層,還來按門鈴然後不說話躲起來...等。或許對有些人來說這也是小事,畢竟沒有肢體接觸,只是造成困擾,卻讓我們有一段時間擔心晚間下班後的外出運動。我們還是決定去派出所請警察以性騷擾防治罪處理,但因為沒有當下騷擾的影片或照片等證據,也沒有肢體猥褻接觸等,所以警察雖然知道是誰,也無法真正幫什麼忙,只能請他來警局談話一下,但當事人卻選擇不出現而已。於是我在自己的臉書發文詢問是否有較懂法律的朋友,能給予建議,看我們能做什麼。有幾個朋友非常熱心想幫忙,也分享法律知識,但最後還是一樣依照台灣目前的性騷擾防治法,無法作太實質的處理。這時其中一個男性友人就建議:「還是搬家吧。」我想他的建議也是聰明的做法,這樣我們就不會再被同個人騷擾了沒錯。但是,為什麼他人做錯事情,卻是住在這裡20-30年的我與家人該搬家?我們做錯了什麼?如果我們沒做錯,那為什麼是我們該離開?
 
以上是親身不同例子的相同原因。
 
6. 關於為什麼不夠強悍不夠兇。我自己的個性不太喜歡跟人起衝突,因為不喜歡那種火藥味爭鋒相對的感覺。跟自己熟稔的朋友還可以,那種感覺不一樣。但是跟陌生人,尤其我之身在異地,能避免衝突或是場面搞大,我就會希望不要發生。然而我很捍衛自己的自尊,所以覺得威脅到自己自尊的事情,我還是會採取小小的行動來為自己爭一口氣。因為覺得被欺負,我就不想服輸。但就真的是"小小"的。
 
在奧地利之前更早的國家旅行時,我剛好因為遇到了性騷擾的事件,於是為了避免,而在一個有很多厲害前輩的背包客LINE群組發問尋求建議。然後當我講到我心裡的感覺是「我真的很想揍對方!」的時候,一位資深的背包客前輩告訴我「在國外意氣用事沒有用,你的拳頭大得過他們的嗎?萬一你一時出了口氣,事後對方找了一群人來報復你呢?在異地就盡量大事化小,不要與人衝突。」
 
後來克羅埃西亞後、法國之前在黑山共和國的一間青旅,跟青旅的老闆聊天後也得知了這樣的故事(簡述):
 
青旅老闆年輕時(現在其實看起來也很年輕,目測可能40歲上下)是個遊歷多國的背包客,而且還會到各地參與極限運動,非常厲害。因為遊歷多國,也是很能理解尊重不同的文化。但一次帶著自己的妹妹到某個國家(沒記錯是阿爾及利亞)旅行時,卻一直不斷地有當地的男性來騷擾妹妹,吃她豆腐。他明白該國的風氣文化這種事情或許見怪不怪,但身為哥哥當然會保護妹妹。一開始也都是口頭警告來者們,到後來三番兩次後他也忍不住了,最後一根稻草倒了後,他就開始抓起來者出拳狂揍,當時打的對象是一個人還是以上我不記得他怎麼說了,但結果是青旅老闆卻因此被關進該國的監獄長達好幾個月,他人生唯一一次進監獄,還是在他國。他形容他的牢房:小小的空間坐滿一大群人,連躺下都很難,只能坐著入睡。牢房裡什麼都沒有,只有正中間的地板中央有一個坑洞,那是讓大家拉屎如廁的地方。「那幾個月的感受我一輩子忘不了。」他這麼說。
 
舉這兩個例子當作其中影響我面對方式的因素之一。
 
即使如此,我還是有過兩次在旅行時跟對方據理力爭(或說是吵架)的經驗。但兩次都不是在公共場合,而且兩次都是在我知道是可以安心的情況下才做的。這又是別的故事,不想再多寫
 
-------
 
雖然已經選擇沒有把所有背景故事都寫出來,但還是寫得太多了
希望這可以多少解答某些被提出來的疑問
 
另外最後一定要說的是:
謝謝很多網友在留言中給我很好的建議!我自己也在心中筆記起來
實體的建議類似:戴耳機,我覺得是個好方法!雖然我本身沒有買耳機,也不是很建議在國外戴著耳機聽音樂,因為容易增加被扒手搶匪下手的機率。但面對我三個經驗的狀況,戴耳機似乎是個蠻不錯的方法之一
 
還有許多其他的建議和指教我都覺得很受用(當然也有一些不是屬於受用型的指教,屬於指責)
尤其是那些誠心給我對於面對狀況,心態能如何調整的建議與指教
謝謝

—————

對了,差點忘記說:


我現在心情沒有任何不好或負面的感覺!之前旅行所有過的那些受傷恐懼失去自信什麼的,現在通通都沒有!


前天我義大利的沙發主傳訊息給我,說他看到了我的部落格(我沒叫他看、也沒告訴他我有寫部落格,因為我寫的是中文,叫他看太強人所難),而且還自己用谷歌翻譯我整篇落落長的文章。他看完以後自己推測我還在為文章裡的人生氣⋯嗯,但我真的沒有。





所以我順便澄清一下:我現在啥對當時的負面感覺都沒有,謝謝那些給我鼓勵或想安慰我的人,你們可以放心!我現在很開心!我法國事件以後也都過得很好(人方面),印象中沒再遇到種族歧視或霸凌的人。雖然還是有遇到奇怪的人,但都是完全不影響心情。何況現在都已經過了好幾個月了,人也回台灣了,一切都很好 



由於我在寫文的時候,需要認真寫,所以必須努力回想起當時的經驗和整個心境,我當下暫時地把當時的自己給投射進來(就當作被附身吧,被幾個月前的狀態的自己附身),才能讓我能流暢地把當時的整個狀況細寫出來,盡可能完整重現。(就跟寫小說的作者可能也要讓自己投射進某個角色身上,才能描繪得出該角色的心境一樣)但我不會變回去,因為我目前活在現在,而不是當時。再加上我當時旅行時完全沒有計畫到後來會開始想寫部落格,只有po IG照片和自己臉書簡單地分享美照和一些小事情,所以那個時候沒有想到要寫下或記錄下一些未來可用的筆記。所以我想寫文大多只能靠努力投射回想,還有翻出當時在所在的國家拍的一些IG po文來寫。


雖然我寫了自己當時的感受,但現在早已沒有了。



另外,文章中提到的「失去自信」,是指對在當地能交得到朋友這件事失去自信。我當時旅行時給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要在每個國家都交到一個朋友,讓我在世界各地都有朋友。我那個時候的IG個人檔案還寫著「Make friends with the world 和世界交朋友」來當作標題XDDD(一直到兩個禮拜前才改掉換別的)。這件事幾乎在所到的每個國家都進行地很順利,雖然還是有沒交到的地區,但一切都很好。我也對自己能很快跟各種不同的人成為朋友而覺得自信滿滿。可是如文章所說的發生了一些讓我覺得是被種族歧視的事件後,那時讓我失去自信,負面地害怕「別人對我若是有種族歧視、不把我當平等、這樣我沒自信能讓對方變成我的新朋友」,所以我有一陣子不太有之前的自信去主動找人交談和成為朋友。一直到在北黑山的一個青年旅舍,發生了一些小事,又有不同的國家的人主動想來交朋友,讓我突然領悟到自己「不該再害怕懷疑誰可能會有種族歧視誰沒有,每個人都不一樣,大方地像以前一樣去認識就對了!」才開始慢慢恢復自信,然後等再慢慢旅行到了義大利的第二個城市又遇到太過好的好人們後,剛好就完全恢復了。


所以,謝謝關心!台灣人的友善總是大過不友善,我在台灣我驕傲!🇹🇼

arrow
arrow

    Y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